巨亏360亿!地产巨头宣布:复牌

2023-07-29 06:55:11  来源:中国基金报

因前期暴雷而导致停牌的内房股,近期陆续宣布计划复牌。7月28日,世茂集团在停牌近16个月后,一口气公布了三份财报,并宣布公司股票将于7月31日复牌。

在过去两年中,这家曾经的房企巨头两年共计亏掉360.75亿元。不过,与恒大一样,世茂集团的核数师表示,无法就该持续经营基准的重大不确定性发表意见。


(资料图片)

实际上,近期一众房企集体宣布复牌,与港交所规定的18个月停牌时间上限来临有关。在世茂集团身后,仍然还有包括旭辉控股、中国奥园、花样年控股、阳光100等一众房企仍未“上岸”,其中不少房企“大限”将在未来2个月内来临。

两年亏360亿元 流动性几枯竭

28日,这家曾经销售额超3000亿、并跻身前十的房企一口气补发了包括2021年、2022年上半年和2022年全年三份财报。

在过去两年间,世茂集团财务状况出现明显恶化。数据显示,2021年合约销售额为2691.1亿元。营收约为1077.97亿元,较去年下降约20.4%。

2022年,该公司合约销售额则下滑至865.2亿元,其营收约则为630.40亿元,较去年下降约41.5%。2021年和2022年,世茂集团股东应占核心业务亏损为232.51亿元和128.25亿元,两年共计亏损360.75亿元。

在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同时,其面临的债务状况也令人堪忧。在这两年间,世茂集团有息负债总额由2020年底的1451.43亿元,增加至2022年底的2740.07亿元,增加88.8%。相较而言,世茂集团截至去年底的账上现金仅为220.35亿元。

在净负债率(以(借贷总额-现金结余)/权益总额计算)方面,世茂集团截至去年底已经达到302.2%,而在2021年底这一指标为156%。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在去年底约为83.8%,也较2021年底的77.4%明显提升。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现金短债比截至去年底更是只有0.03,2021年同期为0.21。不难看出,世茂集团当前财务状况仍未见改善。

与此前恒大补发财报如出一辙的是,世茂集团委任的核数师中汇安达方面表示,不对其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我们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充分披露了重大不确定性。然而,鉴于与实现上述计划和措施有关的多重不确定性的程度,我们无法就持续经营基准的重大不确定性发表意见,” 中汇安达方面表示。

去年4月多家房企批量停牌

不过,经过前期积极“排雷”,世茂集团宣布已申请由2023年7月31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股份买卖。这距离2022年4月1日停牌,整整过去了16个月。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第6.01A(1)条,港交所可将连续停牌18个月的证券除牌。

在去年4月1日,包括世茂集团、佳兆业集团、中国奥园、奥园健康、花样年控股、彩生活、融创中国、阳光100中国、当代置业在内的多家房企因未能及时披露年报,当日起在港交所集体暂停交易。

实际上,去年3月,世茂集团当时的核数师罗兵咸在辞任函中称,要求世茂集团提供关于涉及世茂集团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若干信托贷款安排的资料。罗兵咸注意到四项于2020年或之前订立的此类信托贷款安排,并指称该等信托贷款此前并无向其披露。

根据公告,世茂集团的复牌条件之一是必须就前任核数师罗兵咸于辞任函中提出的事项进行适当的独立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而在今年6月23日,世茂集团发布了独立调查的主要调查结果,披露了罗兵咸在辞任时曝光的四项未披露的信托贷款细节。

世茂集团方面表示,其已刊发上市规则规定的所有尚未刊发的财务业绩,及处理任何审核修订,就前任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于其辞任函中提出的事项进行适当的独立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该公司称,其进行独立内部监控审阅并证明公司已设立充分的内部监控及程序,以履行上市规则项下的责任。世茂集团方面认为,其开展业务具有足够运营水平及足够资产价值,足以支持其运营并履行复牌指引。

“大限”将至 努力寻求“上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算上世茂集团,仍有20家内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其中包括中国恒大、世茂集团、中国奥园、阳光100、花样年控股、旭辉控股集团和祥生控股集团等。

但紧锣密鼓筹备复牌的内房股以及相关股票并不少。近日,中国恒大和恒大汽车相继补充披露财报后,恒大汽车已经率先复牌。而在更早前,佳兆业集团、景瑞控股和融创中国在3至4月接连达成全部复牌条件,股份随之在港交所恢复买卖。在复牌之前,上述三家的停牌时间分别长达11个月、9个月和12个月。

其他内房企也在努力寻求“上岸”。例如,中国奥园近日陆续对外披露了4份公告,包括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以及此前延期的2021年全年、2022年中期、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而花样年控股历时一年多的“清盘案”,7月以来经香港高等法院、开曼群岛大法院法庭审理,最终也遭驳回,为其化解危机赢得时间。

不过,此前也有退市先例。今年4月13日,新力控股集团的上市地位被正式取消,这是内地房企在港股市场出现停牌潮以来第一家被除牌的公司。原因是新力控股的股份自2021年9月20日起暂停买卖,而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港交所可将连续停牌18个月的证券除牌,新力控股的最后期限是2023年3月19日,但其最终未能在该日期或之前成功复牌。

此外,在目前仍处于停牌状态的房企中,已有3家被香港高等法院颁发了清盘令,包括嘉年华国际、天山发展控股和佳源国际控股。

据记者梳理,港交所对停牌房企复牌要求存在“定制”情况,但总体而言具有较大共性。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根据上市规则之规定刊发所有尚未公布的财务业绩及处理任何审核修订;二是证明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发行人经营的业务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并且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支持其营运,其证券才得以继续上市”),三是向市场提供所有重大资料,以便公司股东及其他投资者评估本公司状况。

而目前尚处于停牌阶段房企的“大限”,短则在未来2个月来临,长则在明年三季度末到来,因此留给这些房企的时间并不多。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